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_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

发布时间:2019-09-24

一本正经──期中成绩公布后,我问朋友: 你的成绩如何? 他一本正经地说: 对不起!无可奉告! 这家伙,居然还吊我胃口!

三、词语巧辨析

1.近义词是朋友。

侵犯──侵害情趣──情调清脆──悦耳重临──重来

想念──惦念寂寞──孤寂存心──故意喧闹──喧哗

闪烁──闪耀驱逐──驱除商量──商讨汲取──吸取

天赋──天性轻盈──轻巧惩罚──处罚迷恋──痴迷

绞尽脑汁──费尽心机随心所欲──为所欲为一动不动──纹丝不动

2.反义词是对手。

侵犯──保卫幼稚──老练清脆──沙哑明亮──黑暗

整齐──杂乱轻松──沉重漂亮──丑陋承认──否认

独立──依赖澄澈──浑浊淘气──老实轻盈──笨拙

随心所欲──任人摆布一本正经──油嘴滑舌情不自禁──无动于衷

句段:品味含义与特点

一、佳句品其味

1.草铺横野六七里,笛弄晚风三四声。

品读:放眼望去,原野上草色葱茏;侧耳倾听,晚风中牧笛声声。一个 铺 字,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;一个 弄 字,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、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。宽阔无边的草场为牧童的出场提供了场景,悠扬悦耳的笛声,烘托出牧童劳作后轻松闲适的心境。未见牧童,先闻其声,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。

2.怪生无雨都张伞,不是遮头是使风。

品读:哦,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,原来不是为了遮雨,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!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,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。

3.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

品读: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,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,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。诗人着力于 小儿 的描绘, 溪头卧剥莲蓬 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、天真活泼的神态。 最喜 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,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:在溪头趴着,悠闲地剥着莲蓬,何等的调皮,何等的自在啊!

4.夏天过去,秋天过去,冬天又来了,骆驼队又来了,童年却一去不还了。

品读:暑去寒来,骆驼队来了又走了,走了又来了,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。童年的幼稚不再,童年的故事不再。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,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,对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的感叹。

5.我默默地想,慢慢地写,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,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。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。

品读: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,让她怀念不已,让她回味不已。在回忆中,发现童年的一切,并没有走远,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,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边,童年的一切,又在心头出现。

二、修辞一点通

1.那样丑的脸,那样长的牙,那样安静的态度。 我看呆了,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。

品读:看得多细呀,看它们的脸,看它们的牙,看它们的态度;看得多入神啊,看着看着,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。这个排比句写出了孩子的真实想法,活现出了孩子好奇的表情,天真的神态。

2.我明白了──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,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。

品读:这句话巧用了双关手法,一方面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,阿基米德、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;另一方面是 我 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,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──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?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。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相提并论,这真是能安慰自己的理由。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,话语里包含着愤慨之意。

3.花开了,就像睡醒了似的。鸟飞了,就像在天上逛似的。虫子叫了,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。一切都活了,要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要怎么样,就怎么样,都是自由的。

品读:这拟人、排比句把孩子心中事物的形象活现出来了,倭瓜、黄瓜、玉米、蝴蝶都是有灵性的,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,是自由快乐的,不受约束的,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。这样的感受,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,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,才会如此无拘无束!

4.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,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。

品读:这句话采用拟人、比喻手法,突出了溪水的平静、清澈。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